经典导读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舜耕书院 >> 经典导读 >> 正文

QQ群讲座稿:《大学》067:治国章解(一)(2014.09.02)

2020-05-22   作者:赵宗来   来源:文学院   点击:  

各位群友好!我们的讲座增加“魔幻现实主义诗歌总群”、“网络作家联盟”两个群,欢迎朋友们来一起学习经典。同时进行讲座的群有90个。

一、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,上老老而民兴(星)孝,上长长(掌)而民兴弟【悌】,上恤(续)孤而民不倍【背】。是以君子有絜矩(协举)之道也。所恶(物)于上,毋(无)以使下;所恶于下,毋以事上。所恶于前,毋以先后;所恶于后,毋以从前。所恶于右,毋以交于左;所恶于左,毋以交于右。此之谓絜矩之道。

【1】大学中有八条目,何不详讲前两者?平天下在治国者,其本在于治其国。

这一章的开头,也与前几章一样,先列出一个“标题”。《诚意章》先说“所谓诚其意者”,《正心章》先说“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”;

《修身章》先说“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”,《齐家章》先说“所谓治国先齐其家者”,最后的《治国章》则说“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”。

《大学》所列出的“八条目”是:格物,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我们可以看到,在后文的阐述之中,未说前两者,对其它六者说法也比较特别。

为何后文不阐述“格物致知”呢?因为“格物致知”是“君子之道”的基础,而“诚意正心”则是“君子之道”的根本。

所谓“基础”,相当于耕田种地、栽种花草树木的土地。没有土地,即使想要耕种、栽种,又把种子播种到何处?把树木栽种到何处呢?

一个人,不读该读的书,不学该学的人,也就难以学善、向善;读不该读的书,学不该学的人,也就难以避恶、去恶。善不立,恶不去;恶不去,善难立。

什么书是该读的书?自古相传的圣贤之书,合乎圣贤之道的善书,是该读的书。然而,这些雅正之书,与通俗乃至庸俗之书放在一起,绝大多数人会去读后者。

什么人是该学的人?自古相传的圣贤君子、忠良英烈都是该学的人。然而,绝大多数人会敬佩、赞美他们,可谓能“见贤”,却不能“思齐”。

更有甚者,有些人视圣贤之书为“欺骗”,视雅正之书为“说教”,感觉读圣贤雅正之书“无聊”、“无趣”。

虽然人人生来都有善性,可是,如果在成长过程中,不能读该读之书,不能学该学之人,那么,“致知”就不可能。

因为“致知”所指的是能够自己掌握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,自己能清楚该读什么书、该学什么人。连这一点都不清楚,当然谈不到“君子之道”。

为什么说“诚意正心”是“君子之道”的根本?因为能够懂得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,却未必一定能做到言行举动就能符合“善”,因为外在事物很容易使人蒙蔽其善。

这就需要先有“诚意正心”的修养。这种修养,包括“养浩然之气”,以及通过言行而“百炼成钢”。正气不充沛,不足以保其善;没有锻炼,也不足以保其善。

古今中外、现在未来,都会有众多的人,本来性善,却在外事外物面前,不能保其善而做出违背良心之事,甚至可能做出邪恶之事,基本上都是因为这个原因。

为什么《大学》只说到了“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”?是不是“平天下之道”与“治国之道”完全相同呢?不是。

明白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”的道理,这个问题就很容易明白。“修身”之道,以“正心”为本,“修身”就是在“正心”上下功夫;

“齐家”之道,以“修身”为本,“齐家”就是在“修身”上下功夫;“治国”之道,以“齐家”为本,“治国”就是在“齐家”上下功夫。

同样道理,“平天下”以“治国”为本,“平天下”就是在“治国”上下功夫。没有“国不治”而能“天下平”的。

孔子说过:“修己以敬”、“修己以安人”,“修己以安天下,尧舜其犹病诸。”刚刚开始学儒者,往往立志很高很远,可谓其志可嘉,而其事不可行。

所谓立志高远是怎么回事?就是动不动就要“治国”、“平天下”,或者说动不动就要“复兴传统文化”,可是,如果自己练“知致”都没有做到,那是不可能实现的。

何谓“致知”都没有做到?一思考问题,马上就不知不觉地“喻于利”,就是在不知不觉中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”,所言所行岂能符合“君子之道”呢?

一思考问题,马上就不知不觉地采用外来的思维方式、表达方式、评判标准,所要“复兴”的岂能是“中国传统文化”呢?

因为,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”,告诉我们的是不要好高骛远、大话空言,而是要从根本上做起,从自身做起。当今的当务之急,就在于读经而修身。

【2】老老以期民能孝,长长以成民之悌。恤孤使民保其慈,须君政法定规矩。

“上老老而民兴孝,上长长(掌)而民兴弟,上恤孤而民不倍【背】”,这三句话所讲的,就是把“齐家”的“孝悌慈”三者应用于“治国”的原则。

意思是说,国君能通过政令、制度时,按照对待老者之道对待老者,国民也就能逐渐兴起孝顺父母之风气;

按照对待长者之道对待长者,国民也就能逐渐兴起谦逊友爱之风气;按照对待鳏寡孤独者之道对待鳏寡孤独者,国民也就不会背离慈爱之道。

“老老”是“孝”的推广方式,“长长”是“悌”的推广方式,“恤孤”是“慈”的推广方式。然而,“老老”、“长长”、“恤孤”毕竟与“孝悌慈”不尽相同。

为何不相同?“孝悌慈”是从“家”而言,侧重于“身教”;“老老”、“长长”、“恤孤”则是从“治国”而言,必须有“政教”,“政教”必须有“法规”。

王夫之先生说:“齐家恃教而不待法,故立教之本不假外求。治国推教而必有恒政,故既以孝弟【悌】慈为教本,而尤必通其意于法制,以旁行于理财用人之中,而纳民于清明公正之道。”

意思是说,“齐家”可以依靠教化而不依赖于政令、制度,治国却必须要在以“孝悌慈”行教化的前提下,通过政令、制度来进行。

所谓“老老”、“长长”、“恤孤”,是从政令、制度上入手,以期把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、“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、“鳏寡孤独有所养”落实到现实之中。

如果不是身居“上位”的国君,不可能做到这一点;纵然有德行达于“圣王”之人,自己制定出了符合这个原则的“政令”、“制度”,也必须通过国君的认可与施行才能落实。

所以,君子身居“庶民”之位,则“修身”,身居“大夫”之位,则“齐家”,身居“诸侯”之位则“治国”,身居“天子”之位则“平天下”。

经典之中常见“其惟圣人乎”这样的字句,原因在于,“圣人”是“君子”之典范,君子虽然可以做此事,但是,惟有圣人可以做到“天衣无缝”。

“天子”无“圣王”之德,而把自己的言行当做“天道”,可谓“天子僭(建)天”;儒之“君子”不可僭越其位,惟有“达则兼善天下,穷则自善其身”而已。

在“上位”的国君,如果是当初就有“格物致知、诚意正心”的“修身”,然后在身居其位的时候,能够若周文王、周武王、周公那样,能够像尧舜那样,固然最好;

如果当初没有这样的“修身”或者“修身”不够,那么,能够在身居其位之后遵奉圣王之道,并且继续“修身”,也是国家百姓的希望之所在。

因此,《大学》中说: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”可叹的是,自孔子以来,后世两千余年,中华大地没有尧舜禹汤文王武王那样的“圣王”,

两千余年,中国没有出现“大同世”,一个根本原因,在于能够身居国君之位的人,不是事先没有“格致诚正”的修养,就是修养不够,所以,未完全遵奉圣王之道者。

希望在哪里呢?在现在与未来。今日能学、能遵,近则渐进,远则可达。如果仍然像“齐宣王”那样“无所不听”而又“取舍由我”,恐怕终究没有希望。

【3】国家政令与制度,决定国民之风气。追求富国强兵者,于国于民大不利。

如果国家的政令、制度都是围绕着“富国强兵”来制定,那么,国家原来还有的孝顺父母、谦逊友爱、慈爱和善之风气,也会渐渐淡化而至于消失。为什么?

因为要“富国强兵”,所依赖的人必然是年轻力壮之人,可是,老者、幼者、鳏(关)寡孤独者,恰恰都是“富国强兵”的“负担”和“阻力”。

延缓退休年龄,与“老老”之道不符;施行计划生育、夫妇都参加社会工作,既难以“老老”,也难以“幼幼”;倡导竞争,则与“长长”之道不符。

当国人把“发家致富”、“事业成就”看成是最重要的追求时,本来所有的孝顺父母之心就会越来越淡漠,不仅可以轻易远离父母,轻易背井离乡,甚至会有怨恨父母之人。

当国人把“发家致富”、“事业成就”看成是最重要的追求时,本来所有的慈爱和善之心就会越来越淡漠,比如尽可能少生、晚生、不生孩子,过早把孩子送进幼儿园等等。

当国人把“发家致富”、“事业成就”看成是最重要的追求时,本来所有的谦逊友爱之心也会越来越淡漠,“拼搏”、“打拼”、“竞赛”、“张扬个性”、“成就自我”会成为内心的主导。

当国人把“发家致富”、“事业成就”看成是最重要的追求时,本来所有的恻隐同情之心就会越来越淡漠,比如视鳏寡孤独为拖累,见危而不扶,见死而不救等等。

衡量一个国家的标准,不应该是国家的富裕程度、军事的强大程度,也不是国家疆域的大小,而应该是国人是否能“身心安康”。

如果老者为将来的养老、丧葬而担忧,是老者心不安;年轻人也有衰老的时候,见老人得到如此对待,不是伤心,就是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。

如果幼者得不到亲人的亲情关爱,需要哺乳的时候而母亲去工作了,需要父母疼爱、照顾的、教育得时候而父母不能在身边,幼儿之心则不安。

在竞争的压力之下,尚未工作的担心找不到工作,已经找到工作的担心被淘汰、排挤下去,甚至担心会失去工作,年轻人之心也不会安。

“发家致富”是无止境的,造成的是“欲壑难填”的现象。富裕到什么程度才会使人心满足?水涨船高,富裕之人必然有更高的消费需求,因此极少有知足之人。

一国之人,即使全都富裕起来了,也必然有贫富差距,甚至其差距非常之大,造成两极分化。如果没有“孝悌慈”,那么,家人争财产,国人造假售假、欺骗抢夺者必然增多。

人心不安,则家不安、国不安、社会不安。在此情况下,虽然“家”、“国”依然存在,也家不像家、国不像国了,当然谈不到“国治”,更谈不到“天下平”。

孔子说: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”“老者安之”,需要“老老”之道;“朋友信之”,需要“恤孤”之道;“少者怀之”,需要“长长”之道。

《礼记·礼运》说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……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。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幼所长(掌),矜【鳏】寡孤独废疾者,皆有所养。”

这是描述“大同世”、“太平世”的部分内容,在这里所包含的就是“老老”、“长长”、“恤孤”之道。

前几天,宗来偶然之间看到,在初中语文教材(八年级上册)里面,有《大道之行也》一篇课文,感觉似乎看到了曙光,看到了希望。

《大学》说过“老老”、“长长”、“恤孤”之道之后,接着说了一句“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”。为什么说出这么一句来呢?

因为“老老”、“长长”、“恤孤”是所有人本心本性之中都有的同样的心,所谓“絜矩之道”,就是从“人人所同之心”而来。

至于“絜矩之道”的详细内容,因为宗来还没有来得及深入学习思考而写出来,所以,只有等到下次再说了。

上一条:QQ群讲座稿:《大学》068:治国章解(二)(2014.09.09)

下一条:QQ群讲座稿:《大学》066:齐家章解(二十四)(2014.08.26)

 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文学院 电话:0531-82769210  邮编:250022

Copyright 版权所有 必赢71886网址登录 - 必赢平台网站多少 All rights reserved.2019

鲁ICP备09051414号